侵犯个人信息是什么罪
侵犯个人信息涉嫌的罪名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这一罪名在《中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中明确概念。
1.具体而言,该罪指的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别人供应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且情节达到紧急程度的行为。若行为人非法获得或以其他方法窃取公民个人信息,同样适用此罪的处罚规定。
2.对于单位犯罪的情形,法律也规定了相应的罚金及直接责任职员的个人处罚。
2、侵犯个人信息的立案标准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立案标准,依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讲解》第五条进行详细规定。主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形:
1.如供应或提供的行踪轨迹信息被用于犯罪;
2.明知或应知别人借助个人信息推行犯罪而提供;
3.非法获得、供应或提供的个人信息数目达到肯定标准,如行踪轨迹、通信内容、征信信息等五十条以上;
4.住宿信息、通信记录等五百条以上;
5.与虽未达到上述数目标准,但按相应比率合计达到有关数目标准等。
除此之外,违法所得达到肯定金额、借助职务之便获得并供应个人信息、与曾因侵犯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再犯等状况,也均被视为“情节紧急”,应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什么情形是侵犯个人信息
找法网提醒,侵犯个人信息的情形多样,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未经允许,擅自采集、存储、用、加工、传输别人个人信息的行为;
2.非法供应或提供给别人的公民个人信息,无论是通过直接销售还是交换、赠送等方法;
3.窃取或以其他非法方法获得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如黑客攻击、木马病毒等;
4.还包含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违反规定将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供应或提供给别人的行为。
这类行为均紧急侵有公民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权,应遭到法律的制裁。